杂交玉米新组合裕单889的选育
周 伟1 陈启武1 揭良波2
(1.遵义裕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遵义 563000, 2.遵义市种子站 贵州遵义 563000)
摘要:“裕单889”是遵义裕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GH35”作母本,“B3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玉米新组合。该组合参加2016年贵州省区试,平均单产758.2kg/666.7m2,比组平均增产5.2%,居试验第二位;8个试验点6增2减,增产点率75%,2017年贵州省区试平均单产710.5kg/666.7m2,比对照增产17.07%,居试验第六位,10个试验点全部增产。两年区试中平均单产734.4kg/666.7m2,18个试验点16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8.9%。生育期124d,比对照短1d,株高289cm,穗位118cm,穗长18.3cm,穗行20行,百粒重33.4g,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中抗大斑病、纹枯病。
关键词:杂交玉米 裕单889 选育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饲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农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育品质好,适应性及抗性强的玉米品种,对提高玉米单产,发展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组合来源及亲本选育过程
母本“GH35”是引进已审品种“和玉808”的亲本;株型半紧凑,株高180cm,穗位70cm,雄穗一次分枝2-3个,最低侧位以上主轴长15cm,最高侧枝以上主轴长10cm,雄花护颖浅紫色,颖尖绿色,花药黄色,花丝浅紫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
父本“B34”是用“GH40×B39”的杂交后代为基础材料,经连续7代选株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株型披散,株高183cm,穗位75cm,雄花一次分枝4个左右,雄花最低侧枝以上主轴长33cm,最高侧枝以上主轴长23cm,雄花护颖有紫红色条纹,花药紫色,雌穗花丝淡红色,籽粒黄色,硬粒型,穗轴白色。系谱如下:
2010年春 GH40×B39
↓
F1
2010年冬 ↓自交
F2
2011年春 ↓自交
F3
2011年冬 ↓自交
F4
2012年春 ↓自交
F5
2012年冬 ↓自交
F6
2013年春 ↓自交
F7
2013年冬 ↓自交(性状稳定,定名B34)
“裕丰162”是2014年冬在海南用外引系“GH35”作母本,“B34”作父本杂交而成,2015年在贵州多地试验,表现较好,2016年参加贵州省区试,2017年进入生产试验,表现达标,201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18006,定名为“裕单889”。
2组合表现
2.1在区试中的表现
该组合2016年贵州省区试,平均单产758.2kg/666.7m2,比对照增产16.59%,比组平均增产5.2%,居试验第二位;8个试验点6增2减,增产点率75%。
2017年贵州省区试平均单产710.5kg/666.7m2,比对照增产17.07%,居试验第六位,10个试验点全部增产,增产点率100%。
表1 2016年贵州省区试产量结果
试点 |
亩产量(kg) |
比对照增减(%) |
比组平均增减(%) |
位次 |
贵阳 |
858.6 |
26.87 |
10.57 |
2 |
道真 |
708.20 |
10.77 |
7.61 |
3 |
镇远 |
437.80 |
23.95 |
-5.89 |
9 |
德江 |
780.00 |
16.51 |
7.65 |
2 |
铜仁 |
638.60 |
14.66 |
17.77 |
2 |
安顺 |
927.30 |
11.72 |
2.11 |
4 |
毕节 |
777.10 |
16.45 |
-3.36 |
7 |
黔西南 |
938.00 |
15.88 |
5.73 |
2 |
平均 |
758.20 |
16.59 |
5.20 |
2 |
表2 2017年贵州省区试产量结果
试点 |
亩产量(kg |
比对照增减(%) |
位次 |
德江 |
656.20 |
18.47 |
5 |
安顺 |
766.50 |
12.21 |
5 |
毕节 |
724.70 |
15.29 |
10 |
铜仁 |
696.70 |
13.40 |
1 |
遵义 |
744.70 |
29.56 |
1 |
平塘 |
760.50 |
33.07 |
6 |
贵阳 |
890.10 |
29.41 |
5 |
镇远 |
399.80 |
12.81 |
3 |
道真 |
720.00 |
9.74 |
7 |
黔西南 |
745.90 |
0.27 |
11 |
平均 |
710.50 |
17.07 |
6 |
两年区试中平均单产734.4kg/666.7m2,18个试验点16个点增产,增产点率88.9%。生育期124d,比对照短1d。
2.2在贵州省生产试验中的表现
2017年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94.7kg/666.7m2,比对照增产12.15%,产量居第10位,85.7%的点增产。
2.3主要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124d,与对照黔单16相当,幼苗长势强,叶鞘浅紫色,叶缘紫色;株型披散,株高285cm,穗位115cm,雄穗一次分枝12个,最低位侧枝以上主轴长35cm,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24cm,颖片紫色,花药紫色,雌穗花丝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8.1cm,穗行数19.7行,籽粒黄色,穗轴白色,百粒重34.9g。
2.4品质
,2017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试:容重750g/L,粗蛋白8.37%,粗脂肪4.5%,粗淀粉72.62%,赖氨酸0.28%。
2.5抗性
2017年经四川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大斑病和纹枯病,感小斑病、丝黑穗病、穗腐病和灰斑病。
3栽培技术要点
3.1宜春播,适宜播种期3月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前整地,使土壤疏松、平整。
3.2一般种植密度为2800-3300株/666.7m2,,高肥力田块宜稀,反之则密。
3.3重施底肥和攻苞肥,适施苗肥和攻秆肥,一般亩用腐熟农家肥1000kg/666.7m2和30kg/666.7m2复合肥作底肥,4-5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并亩施尿素15kg/666.7m2。大喇叭口时进行中耕培土,亩施尿素20kg/666.7m2。
3.4注意防治小斑病、丝黑穗病、穗腐病和灰斑病。
作者简介:周伟(1968-),男,汉,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和玉米品种选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