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库溴胺联合麻醉剂用于重症神经疾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效果观察

维库溴胺联合麻醉剂用于重症神经疾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效果观察

黄雪敏,李大亮,蒙自杰,岑树坤

项目名称:维库溴胺用于重症神经疾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效果观察(项目编号:贺科能1609049)

[摘要] 目的 探讨维库溴铵联合麻醉剂用于重症神经疾病经皮气扩张管切开术(PDT)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06月-2018年01月在我科重症神经疾病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4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使用维库溴铵联合麻醉剂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照组仅使用麻醉剂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比较两组病例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心率变化、血压变化、术中大出血量(>50ml)、术后皮下气肿、气胸、食管损伤、迟发性大出血(>50ml)、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心率、血压波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5)。结论:维库溴胺联合麻醉剂用于重症神经疾病经皮气管切开术可减少术中出血、心率、血压波动,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

[关键词] 维库溴铵;经皮气管切开术;重症神经疾病;效果观察

神经重症患者已经成为了重症医学科常见疾病之一,患者多病情危重,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累积患者呼吸中枢,常常需要建立人工气道。早期气管切开便于气道管理及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1-4],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与传统气管切开朮相关比,PDT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势,但仍存在一定不足,在操作过程中因引导钢丝触碰支气管隆突时容易引起反复呛咳,使得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及胸腔压力增高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静脉压升高,有加重术中出血量增加以及诱发心律失常风险.维库臭胺为单季铵类固醇类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不引起心率增快、减少咳嗽反射,观察选取2016年06月-2018年06月在我科重症神经疾病使用库溴铵联合麻醉剂用于经皮气扩张管切开术(PDT)的应用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6年06月-2018年01月在我科重症神经疾病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40例,入院标准:(1)年龄20-85岁,男女不限;(2)本院CT证实重型颅脑外伤、脑出血、脑梗塞。(3)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4)未合并其他致死性疾病或损伤;(5)无双侧瞳孔散大.排除标准:有气管切开手术史;颈椎骨质、局部颈部软组织感染、颈部肿物、淋巴结转移癌,无出凝血功能障碍。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方面均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经皮气管切开术采用导丝扩张钳技术,选用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气管切开插管包。术前使用维库溴胺联合麻醉剂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以下简称观察组,20例);术前仅用麻醉剂(以下简称对照组,20例),方法:观察组:术前静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0.002mg/kg、维库溴胺0.1mg/kg后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枕,颈部略过伸,充分暴露手术位置,选取颈正中2-3气管环水平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使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以穿刺点为中心做1.0-1.5cm颈部横切口,助手将气管插管导管退至环状软骨水平以上,气管插管刻度距离门齿约18cm,于切口正中用带鞘穿刺针穿刺气管,回抽见大量气泡,证明鞘管在气管内,经鞘管置入“J”形金属导丝,退出穿刺针鞘管,沿导丝置入软组织扩张器至气管内扩张,退出扩张器后再沿导丝置入扩张钳,分两次扩张,分别扩大颈前软组织创道及气管前壁创口,顺导丝置入气管导管,经气管导管吸痰及血液,并证明气管导管位于气管内,导管气囊充气并固定导管。对照组:术前静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0.002mg/kg后操作方法同上。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病例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心率变化、血压变化、术中大出血量(>50ml)、术后皮下气肿、气胸、食管损伤、迟发性大出血(>50ml)、切口感染、器官软化塌陷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剂量资料以()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术前GCS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方面均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组别

例数(人)

性别(男/女)

年龄(岁)

术前GCS评分

APACHEⅡ(分)

脑出血(人)  

脑梗塞(人)

重型颅脑外伤(人)

对照组

20

15/05

60.21±2.24

6.35±3.31

18.25±4.33

12

4

4

观察组

20

10/10

59.01±2.10

6.41±2.98

18.20±4.28

9

4

7

t(x2 )值

 

2.106

2.380

2.063

1.983

2.145

2.956

1.021

P值

 

0.235

0.354

0.384

0.215

0.458

0.503

0.135

                               1

2.2 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血压变化的比较:取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差值作为两组观察指标波动幅度,观察组波动幅度:心率(12±3.5),平均动脉压(6±5.4);对照组波动幅度:心率(23±2.8),平均动脉压(20±2.4);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率、血压波动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

组别

例数(n)

手术操作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

(ml)

△HR

(bpm)

△MAP

 

(mmHg)

对照组

20

15.78±4.64

8.58±2.83

23±2.8

20±2.4

观察组

20

14.56±3.18

4.28±1.26

12±3.5

6±5.4

t值

 

1.0965

2.743

5.5638

4.8742

P值

 

0.51233

0.0387

0.015

0.039

                         

2.3 两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 %,对照组为1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组别

例数

术中大出血

术后迟发性大出血

术后皮下气肿

心律失常

术后气胸

术后食管损伤

切口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

20

0(0)

1(5)

1(5)

1(5)

0(0

0(0)

0(0)

15%

观察组

t

p

20

0(0)

0(0)

0(0)

0(0)

0(0)

0(0)

1(5)

5%

 

3.9821

0.01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严重颅脑创伤患者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在创伤患者当中其发病率已占第二位,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同时其病死率也高达30%-50%。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出血、脑梗塞等各种神经卒中也逐步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危及生命的主要疾病,神经重症患者已经成为了重症医学科常见疾病之一。神经重症患者多病情危重,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常伴明显颅内增高,呕吐、误吸,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同时有严重意识障碍、脑干反射消失,容易导致舌根后坠堵塞气道引起窒息,导致体内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氧分压下降,致使脑组织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影响其它器官则进一步损伤患者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恶性循环,加重脑缺氧损伤。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累积患者呼吸中枢,常常需要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保持机体氧供,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也容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一旦发生肺部感染,神经重症患者病死率将明显增加,严重影响其预后[5],故人工气道的建立与气道管理在神经重症患者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气管切开术则是神经重症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种常用方法,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可以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改善其呼吸功能,提升患者血氧饱和度,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失调,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1-4].传统的气管切开术主要为在可视状态下操作,虽然手术视野开阔,但是创伤大,切口长,极易产生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6].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朮(percutaneous dilation tracheostomy ,PDT)作为一种新型气管切开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7]. 国内学者[8-9]研究显示与传统气管切开朮相关比,PDT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国外亦有学者研究[10-11]显示PDT是安全、有效,较传统气管切开操作时间短,感染发生率低、术后并发症低;Polderman 等12]研究显示,经皮气管切开术还可切口感染率及结痂不良的比例。此外,国内学者[13]对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患者中应用的对比研究以及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医学科中的临床应用发现,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相比,可在床边操作、手术切口小、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拔除气管套管后切口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国外在神经危重患者的应用逐渐普遍[14]但其亦存在一定不足,对经皮气管切口并发症回顾性分析表明其常见并发症为:出血、甲状腺损伤、无明显原因渗血、气管狭窄、气管后壁损伤、皮下气肿、心律失常等[15-16]。在行经皮气管切开操作过程中因引导钢丝触碰支气管隆突时容易引起反复呛咳,使得血压升高及胸腔压力增高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静脉压升高,均会加重术口出血增加以及诱发心律失常,其发生机理考虑为疼痛及呛咳刺激交感或副交感神经,导致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血中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17]。另外血压升高以及血压大幅度波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加重血肿扩大[18];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压升高可使颅内压急剧升高诱发脑疝风险,需要加大镇痛、镇静剂用量,然而加大镇痛、镇静药用量对老年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会加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发生低血压风险,低血压后脑灌注压下降致脑缺血缺氧,加重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损伤,有学者研究[19],低血压是颅脑损伤继发动脉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如何在经皮气管切开中减少手术应激、减少循环波动成为减少术口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维库溴铵联合麻醉剂进行经皮扩张气管切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心率、血压波动小于对照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维库臭胺为单季铵类固醇类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位于横纹肌运动终板的烟碱样受体而阻断神经末梢与横纹肌之间的传导。静脉注药0.08-0.1mg/kg 1分钟内显效,3-5分钟达高峰,维持时间30-90分钟。由于维库臭胺不引起心率增快,故适用于心肌缺血及心脏病人。行PDT前使用维库溴胺联合麻醉剂减少躁动、疼痛刺激及呼吸肌、膈肌收缩引起的咳嗽反射,减少了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生,使术中出血量减少,心率、血压波动不明显,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本研究发现术前仅予静注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0.002mg/kg麻醉容易出现低血压及缓慢型心律失常,在操作过程中引导钢丝触碰支气管隆突时均引起反复呛咳,心率、血压波动高于观察组,血压的高低对脑出血早期血肿增大独立相关[20-21];观察组使用维库溴铵肌松后呛咳发生率低、程度轻同时减少镇痛、镇静剂剂量为半量即咪达唑仑注射液0.05mg/kg、芬太尼0.001mg/kg,亦可达到麻醉效果,还减少低血压发生。

综上所述,维库溴铵联合麻醉剂用于重症神经疾病经皮气扩张管切开术可减少朮中减少心率、血压的大幅度波动,减少心律失常发生;另一方面可减少麻醉剂用量,从而减少朮中出现心率下降及低血压风险。但是由于本研究样为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样本例数较少,证据强度不足,因此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Trevisanuto D,Doglioni N,Zanardo V.The management of endotracheal tubes and nasal cannulae:the role of nurse[J]. Early Human Development,2009,85(10):85-87.

[2]Idali  F ,Wahlstrom  J ,Dahlberg  B ,et al.Altered expression of cell Immunoglobulin-Mucin(TIM) molecules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CD4+T cells in sarcoidosis[J].Respiratory Research,2009,10(1):1-12.

[3] 张志宏,许海雄,李克民,等.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5(12):52-54.

[4] 曹勇,郑慧军,苑亚东,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肺部感染的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8):1750-1752.

[5] 杜应军 , 李远洪 .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J]. 现代医药卫生 , 2009, 25(20): 3114-3115.

[6]亢宏山,白艳,马洪芳,等.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导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中应用的疗效观察[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68(12):901-904.

[7]刘力新,陈超杰,罗醒政,等.呼吸气囊辅助下紧急经皮气管切开术在急性上呼吸道梗阻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6):669-670.

[8] 彭伟波,袁光雄,许俊.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经皮扩张与传统气管切口朮应用效果的

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3):411-412.

[9] 冀宏斌,刘强,张艳艳,等.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应用的比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6):861-863.

[10] Youssef TF ,Rifaat AM  ,Aly S .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versus conventional surgical tracheostomy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J].North American Journal Medical Sciences. 2011 ,3(11):508-12.

[11] Johnson-Obaseki S  ,Veljkovic A ,Javidnia H  .Complication rates of open surgical versus 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Laryngoscope,2016,126(11):2459-2467.

[12] Polderman KH,Spijkstra JJ,de BR,et al. 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 in the ICU: optimal organization,low complication rates,and description of a new complication[J]. Chest,2013,123( 5) : 1595-1602.

[13] 胡成功,胡志,金晓东.经皮气管切开术在神经重症医学科中的临床应用[J].华西医学2014,29(1):91-92.

[14] Putcnscn C,Thcucrkauf N,Gucnthcr U,et al.Percutaneous and surgical tracheostomy in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a meta-analysis [J].Critical Care,2014,18(6):1-21.  

[15] 陈涛,陈华军,杨学忠,等.危重病患者经皮气管切口朮并发症回顾性分析[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0,33(3):245-246.

[16] 徐跃峤,程玮涛,王宁,等.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10):947-949.

[17] 徐建国,吴新民,罗爱伦,等.成人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3):190-196.

[18] 张轶丹,赵建军,金曦,等.破血化瘀填精补髓方剂对脑出血大鼠模型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1-3.

[19] 李勇,江永亮,黄波.颅脑损伤后动、静脉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20(5):284-286.

[20] 官卫,杨常春,刘春波,等.简易经额部入路定向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初步经验[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4): 698-701.

[21] 胡金科,吴国新.急诊干预对防止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意义[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37(3):62-64.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