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沙区葡萄晚霜冻防寒技术试验报告

民勤沙区葡萄晚霜冻防寒技术试验报告

周玉春张艳萍,许雯静,李晓红,郝俊青

(民勤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甘肃  武威  733399)

[摘要]  在春季晚霜冻来临前,民勤沙区露地葡萄通过采取不同的防寒技术,研究晚霜冻对其葡萄新梢生长量、亩产量的影响。通过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研究和总结高效实用的葡萄晚霜防寒技术,以保障沙区葡萄的健康持续生产。

 [关键词] 沙区葡萄 晚霜冻 防寒 试验报告

近年来,民勤沙区春季晚霜冻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露地葡萄的安全生长,影响葡萄当年的产量和品质。2014年、2015年、2016年、2018年民勤沙区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春季晚霜冻害,为了预防或减轻晚霜冻的影响,从2015年开始,民勤县林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葡萄晚霜冻防寒技术试验,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在文中就民勤沙区露地葡萄晚霜冻防寒技术进行了探讨。

1  设计方案

1.1 示范点的建立

推广示范面积260亩,其中:2015年,在民勤县勤锋林业实验站建立沙区鲜食葡萄春季晚霜防寒技术试验示范基地120亩,2016年在国营民勤县邓岔苗圃建立沙区鲜食葡萄春季晚霜防寒技术试验示范基地60亩;2018年,在民勤县林业技术推广站试验示范园建立沙区鲜食葡萄春季晚霜防寒技术试验示范基地80亩。

1.2 用灌水处理+喷1000倍液天达-2116+烟雾发生器熏烟综合技术预防春季晚霜冻

根据天气预报,在霜冻前2天,鲜食葡萄园内进行全园灌水,再在霜冻前3天鲜食葡萄上均匀喷布1000倍液天达-2116,最后在霜冻前一天晚上,将烟雾发生器均匀摆放到葡萄园中,3组/亩,晚上当温度下将到1℃时,烟雾发生器将自动点燃,产生大量烟雾,综合技术预防春季晚霜冻。

1.3 防寒对比试验

根据市县天气预报,2015年5月6日民勤县将发生一次春季晚霜冻。

A:2015年5月6日在民勤县国营邓岔苗圃鲜食葡萄园,在晚霜冻来临前,未采取措施预防春季晚霜冻。

B:2015年5月4日在民勤县勤锋林业实验站鲜食葡萄园,在晚霜冻前2天进行灌水,增加土壤和空气湿度,预防春季晚霜冻。

C:2015年5月4日在民勤县苏武镇王和村葡萄基地,在霜冻来临前2天,葡萄园内进行灌水处理+喷天达-2116,预防春季晚霜冻。

D:2015年5月5日在民勤县东坝镇中岔村葡萄基地,用烟雾发生器预防春季晚霜冻。即在霜冻前一天晚上,将烟雾发生器均匀摆放到葡萄园中,3组/亩,晚上当温度下将到1℃时,烟雾发生器将自动点燃,产生大量烟雾,利用形成的烟幕预防春季晚霜冻。

E201553-5日在民勤县林业技术推广站鲜食葡萄基地,用灌水处理+1500倍液地富原叶面肥+烟雾发生器熏烟综合技术预防春季晚霜冻。即在霜冻前2天,鲜食葡萄园内进行全园灌水,再在霜冻前3天鲜食葡萄上均匀喷布1000倍液天达-2116,最后在霜冻前一天晚上,将烟雾发生器均匀摆放到葡萄园中,3组/亩,晚上当温度下将到1℃时,烟雾发生器将自动点燃,产生大量烟雾,综合技术预防春季晚霜冻。

通过葡萄在A、B、C、D、E五种防治方式下春季晚霜冻对其葡萄新梢生长量、亩产量影响的对比,得出相关防寒结论。2016年、2018年重复以上试验,做进一步观察。

2  完成情况

通过防寒措施的建立,A、B、C、D、E五种防治方式下,晚霜冻过后跟踪观察葡萄芽受冻率、新梢生长量、亩产量,见表1:

1:不同的防寒技术对葡萄生长的影响(单位:%、cm、kg/亩)

防治   方法

 

 

 

年度

未采取措施

灌水处理

灌水处理+

喷天达-2116

烟雾发生器

熏烟法

灌水处理+喷天达-2116+烟雾发生器熏烟综合处理

芽受冻率

新稍生长量

亩产量

芽受冻率

新稍生长量

亩产量

芽受冻率

新稍生长量

亩产量

芽受冻率

新稍生长量

亩产量

芽受冻率

新稍生长量

亩产量

2015年

76

78

 

46

83

 

43

81

 

35

84

 

22

87

 

2016年

33

87

315

25

93

353

21

91

371

16

95

395

8

97

432

2018年

36

97

858

27

105

979

22

103

1046

17

108

1113

6

112

1260

平均

48.3

 

 

32.7

 

 

28.7

 

 

22.7

 

 

12

 

 

3  试验结果

从表1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 2015年、2016年、2018年民勤沙区露地葡萄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晚霜冻害,葡萄的新稍生长量、产量也受到了影响。在各个试验点通过采取不同的防御措施后,不同程度地降低了霜冻对葡萄的危害程度。BCDE四种防寒试验,葡萄各年芽平均受冻率分别为32.7%、28.7%、22.7%、12%,较A试验分别降低了15.6%、19.6%、25.6%、36.3%,D防寒试验各年葡萄的新稍生长量、亩产量都最大,试验数据说明:采取灌水处理+喷天达-2116+烟雾发生器熏烟综合防寒技术后,晚霜冻对葡萄的危害程度最轻,防寒效果最明显。

4  结论

葡萄通过采取灌水处理+喷地富原叶面肥+烟雾发生器熏烟综合防寒技术,显著降低了晚霜冻对葡萄的危害程度,这种方法既可提高土壤和空气湿度,提高温度,促进以后植物生长,又能增强作物抗病、抗寒能力,可以预防或减轻霜冻对葡萄幼嫩器官的低温伤害。尤其对沙壤土上葡萄,作用特别明显,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寒效果,将沙区晚霜冻对葡萄的危害降低到了最低程度,减轻了晚霜冻对葡萄当年亩产量的影响,而且还能明显降低葡萄浓药残留,提高葡萄品质,为沙区葡萄的丰产、稳产提供了安全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姚鹏,范小艳,杨福新,王洪波.葡萄春季霜冻的预防[J].北方果树,2011(3):38-39

[2] 刘升,张长俭,戚尚恩.一次罕见的晚霜冻对春季葡萄的冻害及晚霜冻的预防[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64-12365

[3] 罗燕.吐鲁番地区早春葡萄霜冻害预防及补救措施[J].现代园艺,2014(10):116-116

第一作者简介:周玉春1970-),女,林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执笔人:张艳萍(1973-),女,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通讯作者:李晓红(1971-),女,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

微信二维码
扫码添加微信咨询
QQ客服:1663286777
电话:137-1883-9017
收到信息将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