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瘀通腑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的观察
谢有鑫 诸葛建成 李寿喜
(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衢州 324002)
【摘要】目的:观察化瘀通腑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具有化瘀通腑法的中药,并观察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及进行AGI分级、GIF评分的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用药2周后其胃肠功能症状和AGI分级、GIF评分均有改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通腑法能一定程度上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
【关键词】化瘀通腑;脑损伤;胃肠功能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the method of HuaYuTongFu to the severe brain injury patient’s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Xie Youxin, Zhuge Jiancheng, Li Shouxi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f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Qu Zhou City. Qu Zhou 324002)
Abstract:Purpose: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the method of HuaYuTongFu to the severe post operation brain injury patient’s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Method:50 cases of severe post operation brain injury pati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conventional treatment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and ad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uaYuTongFu)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was given to treatment group。Then observe the inc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evaluate the AGI grade and the GIF grade. Result: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reatment group has improve i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al symptoms and AGI grade,GIF grade after two weeks of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o a certain extent,the method of HuaYuTongFu can improve gastrointestinal dysfunction after severe post operation brain injury patient.
Key word:HuaYuTongFu;Brain injury;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重度颅脑损伤由于累及自主神经中枢及处于应激状态,导致胃肠蠕动减弱和胃排空延迟,胃肠道功能出现障碍和损伤,造成严重的功能代谢紊乱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的始发器官。胃肠功能障碍严重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同时直接影响伤后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因此积极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尽早进行肠内营养可以保护肠道的结构和功能,促进内脏组织细胞复苏,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已在包括重度颅脑损伤在内的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广泛开展。目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缺乏特效的疗法,本研究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化瘀通腑法治疗该类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的50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35~85岁,平均年龄(54.85±1.95)岁,治疗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37~84岁,平均年龄(54.25±2.03)岁,年龄和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①伤后6小时内入院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5-8分,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发性脑干伤、弥漫性轴索伤;②年龄在35—85岁之间,无肝、肾、心、脑等脏器功能衰竭;③受伤前无耳聋、失眠、智力发育障碍、精神病等使其丧失工作能力的疾病,无脑部器质性疾病如脑瘤、卒中;④无胸、腹腔器官以及骨盆骨折等严重的复合损伤。排除标准:①GCS>8分或<5分者;②不合并原发性脑损伤的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③患有直肠疾病、腹泻等不适宜药物灌肠者。④患有胃肠道疾患,不适宜行肠内营养的患者。
1.3 方法:(1)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①紧急手术治疗挽救其生命;②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③营养支持;⑤脱水、抗感染、神经营养剂等治疗。(2)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化瘀通腑组方(生大黄10-20g后下注:为了达到通腑而不过泻,生大黄单取出来另外用开水泡10分钟,滤出液与药汁混合再使用,这样就可以根据病人情况增减用量,如腑通后改制大黄,枳实10g,厚朴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丹参30g,当归10g,泽兰10g,郁金10g,石菖蒲10g,槟榔10g),水煎成每剂200ml,日两次,每次100ml保留灌肠,大便通畅,恢复肠蠕动后改为经鼻胃管内鼻饲,日两次,每次100ml。(3)总疗程为14天。
1.4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类胃肠功能障碍如呕血黑便、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的发生率。②AGI分级。③GIF评分。急性胃肠损伤分级(AGI分级)为2012年欧洲危重病学会提出,其分级标准[2-3]:Ⅰ级:存在进展至胃肠道功能障碍以及衰竭的风险;Ⅱ级:发生胃肠道功能障碍,胃肠道无法完成消化吸收功能,难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物质及液体的需求,但全身情况尚未因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发生而恶化,患者临床表现以潴留量较大的胃瘫、下消化道麻痹、Ⅰ级腹内高压、胃液或大便带血、肠内营养不耐受为主;Ⅲ级:发生胃肠道功能衰竭,胃肠道功能完全丧失,经对症治疗后仍难以恢复胃肠道功能且全身状态未见改善,患者临床表现以肠内营养不耐受且难以被胃肠动力药物治疗、幽门后肠内营养纠正,MODS 持续存在或进行性加重;Ⅳ级:发生胃肠道功能衰竭以及远隔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加重且威胁生命的MODS 和休克为主,多数患者可出现肠坏死、失血性休克、腹腔间室综合征等症状。胃肠道障碍及衰竭评分(GIF评分)由Reintam A在2008年研究提出[4] ,其评分标准为:0分:正常胃肠道功能;1分:肠内营养量少于患者正常生理需求的50%或胃肠道术后3天内不能进行肠内营养;2分:肠内营养不耐受(胃内容物反复储留、呕吐、肠胀气、严重腹泻),或腹腔内高压;3分:肠内营养不耐受和腹腔内高压;4分:腹腔室隔综合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5 统计方法:数据处理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两样本之间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属于计数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各类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比较,治疗组呕血黑便、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每项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症状总发生率为44.0%,而对照组为68.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类胃肠功能障碍症状出现比较
组别 病例数 呕血黑便 恶心呕吐 便秘 腹泻 总发生例数 |
对照组 25 3 3 6 5 17(68.0%) |
治疗组 25 1 2 4 4 11(44.0%)# |
注:治疗后总发生例数两组比较,#P<0.05。
2.2急性胃肠损伤分级(AGI分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GI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AGI分级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其中比较治疗后Ⅰ级和Ⅳ级例数,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
组别 |
治疗前AGI分级 |
治疗后AGI分级 |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
|
对照组 |
4例 7例 9例 5例 |
6例 10例 6例 3例 |
治疗组 |
4例 6例 11例 4例 |
10例* 9例 5例 1例*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胃肠道障碍及衰竭评分(GIF评分):两组治疗前胃肠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GIF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其中比较治疗后0分和3分的例数,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更好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道障碍及衰竭(GIF)评分
组别 |
治疗前GIF评分 |
治疗后GIF评分 |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
|
对照组 |
3例 4例 9例 8例 1例 |
4例 7例 7例 6例 1例 |
治疗组 |
3例 5例 8例 8例 1例 |
7例* 10例 6例 2例* 0例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多有其他脏器功能受损,病情较重,常危急生命。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胃肠道功能障碍,临床上对其尤为重视,因胃肠道对营养等的吸收是患者后期生活质量的基础。因此本研究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道功能着手,来探讨化瘀通腑法能否通过改善胃肠道功能进而促进患者脑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发现化瘀通腑法能改善胃肠道障碍的症状及降低AGI分级和GIF评分,说明化瘀通腑法能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功能。
大黄通腑泄热,兼攻血瘀;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痞;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桃仁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红花活血通径、散瘀止痛;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泽兰活血行水;郁金活血止疼,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槟榔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纵观其中所有中药,均有行气化瘀之效,且重用大黄以利通腑,故本方重在化瘀通腑,同时兼有润肠通便、养血安神、醒神益智、化湿开胃、清心除烦、疏肝利胆、止咳化痰平喘等功效。总之,本方化瘀通腑之效显著,同时兼顾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的恢复。而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多血瘀气滞,脏腑功能失调,因此本方能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功能和脑功能。
脑为元神之府,主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脑为髓海,五脏六腑之气血皆上注于此。当脑府受损,气血瘀滞,则五脏六腑之气亦损,脏腑功能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为六腑之一,主传导糟粕,排泄大便。脾胃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而胃之浊气又得靠大肠传导至体外,故大肠与全身气机的调畅息息相关。脑府受损,气血瘀滞,致脏腑气机逆乱,腑气不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扰神明,加重对脑府的损害。国内张思超教授首次提出“脑肠相通”理论[5],并通过实验发现,便秘模型状态下,肠道功能的改变可引起脑的病理变化,说明脑肠存在着相关性[6]。因此,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的患者,多有腑气不通,胃肠功能受损,因此,我们在活血化瘀的同时,须调畅脏腑气机,使腑气得通,浊邪从六腑而下,如此则神明乃安,脑窍得利,最终同时促进胃肠功能障碍和脑功能的恢复。
参 考 文 献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重修“95庐山会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2015)[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6(2):99-101.
[2] BIRK M, BAUERFEIND P, DEPREZ P H, et al. Removal of foreign bodies in th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 adults: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ESGE) Clinical Guideline[J]. Endoscopy, 2016, 48(5): 489-496.
[3] 陈怀生,张华东,周志强,等.欧洲腹部疾病工作组急性胃肠功能损伤工作指南在ICU 患者中的应用[ 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236 -238
[4] Reintam A, Parm P, Kitus R, et al. Gastrointestinal failure scor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J]. Crit Care,
2008,12(6):435-441
[5]张思超.脑肠相通假说及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6):406-407.
[6]张思超,王晓君.脑肠相通理论的初步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1):64-65.
基金项目:浙江省衢州市科技局指导性科技项目(2016102)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中医医院ICU
作者简介:谢有鑫(1980.1-),男,浙江衢州,本科学历,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急危重症医学。